文案難寫嗎?當然難寫,文案不是字面意義上的“COPY”,也不像其他文本有固定模板可以套用,也不是機械式的流水線就能加工出來,也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審美。
所以,文案創作是一件相當耗費心力的過程,那么,有沒有捷徑呢?也有,共情力,就是能讓你寫出走心文案的捷徑之一。
心理學家亞瑟·喬拉米卡利在其著作《共情力》一書中這樣解釋,“共情是一個人能夠理解另一個人的獨特經歷,并對此做出反應的能力?!?/strong>
通俗來講,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“換位思考”、“將心比心”、“設身處地”、“感同身受”。當我們將自己的視角從自己轉換成對方時,去盡可能地理解對方的經歷、處境、想法、思維、情緒等,我們才有機會觸及到他人的真正感受,對他人產生認同、理解甚至共鳴。
人類社會在大融合的歷程中,共情力曾發揮過很大的作用,因為相互理解是一個促進了解獲得信任的絕佳方式,在現代化的社會中,用共情力去理解對方,也能夠幫助我們去達成更好的溝通。擁有共情力,是我們深入到某個領域的重要前提。
比如在影視制作行業我們擁有共情力,就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,我們的表達才是生動的,才能觸及對方心底,我們的溝通才是有效的,不然,永遠都是在自說自話,自我感動。
所以,我們做文案,要時刻提醒自己開啟共情能力,要注重視角的切換,要將自己從作者代入成讀者,去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,思考他們的痛點和需求,并用一目了然的文字,將這種共鳴無限放大,這就是“共情式文案”。
暢銷書作家暢銷的秘密在于,他們是受眾肚子里的蛔蟲,知道他的受眾在想什么,愛看什么,所以根據這些去輸出文字,去編排劇情,去投其所好,自然會受到追捧,自然會暢銷。
奧美廣告副董事長葉明桂在他的著作里提到過“文案就是馬屁精”,這句話不是讓你去拍甲方的馬屁,而是去拍受眾的馬屁,去費勁心思的琢磨受眾在想什么,然后說他們愛聽的話和想知道的話。
沃頓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喬納伯杰曾說過:“只要把一些有喚醒作用的情緒元素,加入到故事或者廣告中,就能激發人們的共享意愿?!奔ぐl自傳播的文案才能形成爆款,而激發自傳播的前提一定是有共情能力作為基礎,因為大眾不會因為你的文案足夠炫酷優美而去自發性的傳播,肯定是因為這句文案說到了你的心坎里,導致你被觸動,愿意主動地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。
具備共情能力的文案,天然帶有情緒導向,能引發強烈的共鳴,并以此形成自傳播力。所以你看咪蒙的文章,雖然價值導向不對,但因為具備共情能力,在社交媒體上傳播量極大。所以你看江小白的文案,因為深入洞察年輕群體的想法,就引發了巨大的市場共鳴,瞬間成為了最懂年輕人的白酒品牌。
-
網易云音樂:TA習慣默默點贊,卻很少分享自己的回憶。
-
路虎:我們必須長大,但我們不必讓內心變老。
-
寶潔:愛在日常,才不尋常!
-
騰訊 :青春是,你手里一無所有,卻緊緊握著自由。
-
bilibili x 旗幟傳媒:大家其實很懂生活,沒了煙火氣,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。
-
支付寶:找得到生活的人,在哪個城市都能找到家的感覺。
而這一切的前提還是要有共情力,不具備共情力如何正確而生動地表達群體的所思所想?答案是不可能的。品牌不是高高在上,而是跟受眾站在一起,去聆聽他們的心聲和故事,再去進行總結和提煉,這才是優秀文案的創作過程!